2023回顾图片【回眸黑河 十四五】沃野绘新卷 振兴浪潮涌

时间:2025-06-23 阅读:28

  垃圾分类齐参与,美丽黑河共受益。 人人参与垃圾分类,家家践行绿色生活。践行垃圾分类,守护绿水青山。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 富国强兵,国之要务! 开放不忘警钟长鸣,发展更须强边固防! 常怀报国之志为民为中华,常思武备兵事强军强国家! 致富不忘国防,和平不忘忧患! 全民动员,同筑禁毒防线,人人参与,共建和谐社会 。 人人讲安全,安全为人人。 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 燃气安全系万家,安全使用莫违规。 安全用气不离人,保证通风常换气 。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决胜之年。站在这一历史节点,回望过去,全市上下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富裕、开放、美丽、幸福、文明黑河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谱写了中国式现代化黑河新篇章。本报今日起开展《回眸黑河“十四五”》专题报道,全面展现五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为圆满收官“十四五”、启航“十五五”新征程,推动黑河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凝聚强大合力。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央一号文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勾勒出清晰路径。五年来,我市锚定“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不断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全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环境持续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的愿景正逐步变成现实,一份写满蝶变故事又满溢民生温度的精彩答卷铺展在黑河广袤的田畴沃野上。

  “乡村振兴是盘大棋,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健全推进乡村振兴长效机制、强化组织保障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市委对推动乡村振兴的安排部署掷地有声。

  我市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将乡村振兴纳入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等重要议题,印发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要点和责任分工方案,打出政策组合拳,真招实措力促乡村振兴。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评激励办法为统揽,配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具体考评办法,形成黑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评体系,实行责任、进度、晒账、督查、考核“五个倒逼”,真刀真枪推进乡村振兴。在抓点示范、样板带动、全域推进思路引领下,近年来,我市数百个强村富民产业项目落地生根,全市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元的村达561个,其中4个县达到100%,成为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样本。

  我市通过多种举措打出就业帮扶“组合拳”,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送务工信息、增设公益岗位、帮扶车间吸纳等,让脱贫劳动力端稳“饭碗”。截至目前,全市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当前规模务工人数6667人,完成省定任务(6229人)的107%。乡村公益岗在岗人数3633人,其中脱贫人口3549人。就业帮扶车间15个,当前吸纳脱贫人口就业人数59人。

  “头雁”领航,群雁齐飞。我市选拔和培养151名乡村产业振兴“头雁”。选派65名特派员指导创建33个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主推技术到位率95%以上。更有“雨露计划”学子从职业院校毕业后返乡创业,1.5万名农村实用人才活跃在乡村,成为乡村振兴的“最强大脑”。

  越来越多的人才“归雁返巢”,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北安市石泉镇西边村村民李安几年前返乡创业,依托西边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开展蜜蜂养殖。经过努力,养蜂规模和收入不断增长,而且还带动了10余名村民就业。

  我市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不断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防返贫监测体系,及时推送预警信息,将新识别的监测户第一时间纳入帮扶。目前,全市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共12952户21576人,无一人返贫致贫。市级领导带头下沉,行业部门和驻村工作队挨家走访,8万余项帮扶措施精准“滴灌”,确保不落下一户一人。

  产业帮扶让脱贫成果“成色十足”。五大连池市朝阳山红色旅游民宿带动600多户脱贫户户均增收600余元;孙吴县镇南村草莓采摘园助力村集体年增收30万元;北安市东利村光伏电站带动9个脱贫村1个非贫村增收……2021年以来,376个产业项目累计投入资金6.22亿元,发放收益8499万元,惠及脱贫群众超2.48万人次。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城表示,2025年我市计划实施衔接资金项目142个,其中产业项目60个,基础设施项目55个,补助补贴、项目管理等项目27个。

  我市立足民族风情与边境特色,建成16个省级“龙江民居”试点村。走进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特色民居火炕上的桦树皮手工艺品与智能家居相映成趣,“游客都说我们这里既有乡愁又有特色!”

  我市打响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村容提升“三大战役”。全面运用“农户申报、农民自建、政府服务、验收补贴、市场化运维”新机制,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66.7%;完善垃圾治理体系,481座垃圾分拣中心、8座垃圾转运站让乡村告别“脏乱差”,垃圾收转运体系稳定运行率达到100%;突出“六清一修一改一建”重点,实现家美、院美、村美、风尚美、心里美“五美”共建,精雕细琢提升乡村整体风貌,推动治理常态长效,村庄清洁率达98%。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之魂。我市不断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塑造新时代文明乡风。“十四五”以来,全市创建全国文明村镇16个;逊克县新立村入选第三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2023年全省乡风文明建设现场推进会在逊克县召开;2024年嫩江市繁荣村在全省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如今黑河的乡村,乡风文明的气息扑面而来,产业兴旺的活力不断奔涌,生活富裕的梦想照进现实。未来,我市将继续锚定目标,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续写更多精彩故事,描绘更加绚丽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江风送爽·夏享黑河 聚焦我市夏季避暑旅游“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黑河邀您共享20℃清凉之夏

  【江风送爽·夏享黑河 聚焦我市夏季避暑旅游“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爱辉区精绘“清凉图景” 定制“多维攻略”

  【江风送爽·夏享黑河 聚焦我市夏季避暑旅游“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五大连池风景区打响“国际康养胜地”品牌

  【江风送爽·夏享黑河 聚焦我市夏季避暑旅游“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黑河邀您共享20℃清凉之夏

  【江风送爽·夏享黑河 聚焦我市夏季避暑旅游“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爱辉区精绘“清凉图景” 定制“多维攻略”

  【江风送爽·夏享黑河 聚焦我市夏季避暑旅游“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五大连池风景区打响“国际康养胜地”品牌

  【江风送爽·夏享黑河 聚焦我市夏季避暑旅游“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 】让出租车成为宣传黑河的窗口

文章声明:版权声明‌:本站严格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仅分享已标注来源的公开事实信息,不复制原创内容。若权利人认为内容侵权,请于30日内联系,我们将立即核实并删除。网站邮箱;yuzhibolangzi@gmail.com 通知邮箱谢谢!